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寻找布山:港北区政府旧址古建筑遗址考古纪实回顾

2022-09-08 16:24:10 5532

摘要:2008年5月29日,港北区政府旧址建设工地。工人发现许多不寻常的瓦片,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随即来到现场。 6月6日,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家到现场考察评估,确认在港北区政府旧址地下存在一处等级高、规模大、延续时间长的古建筑遗址。同日,贵港市政府主...

2008年5月29日,港北区政府旧址建设工地。工人发现许多不寻常的瓦片,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随即来到现场。

6月6日,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家到现场考察评估,确认在港北区政府旧址地下存在一处等级高、规模大、延续时间长的古建筑遗址。同日,贵港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临遗址发掘现场,详细了解现场发掘工作情况,指出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一定要妥善利用好、保护好。

6月16日,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陈映红率自治区文物调研组到现场考察,指示要尽快对该遗址进行抢救保护发掘。

6月20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考古专业队伍与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进驻发掘工地。经过一个多月发掘,7月23日,该所组织专家到发掘现场查看,经过交流讨论后,认为:

这样的遗址,在贵港乃至广西都是第一次发现,特别是汉代文化堆积的发现,为寻找桂林郡布山县和郁林郡郡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线索,对解决汉代广西的“首府”桂林郡郡治所在的历史悬案带来了希望,开创了广西汉代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渠道。

考古现场文物丰富

唐砖汉瓦,俯拾皆是。这是记者在考古现场的最直接感受。从西到东,从上到下,汉、唐、宋、明、清时代遗迹和遗物在大约一个足球场大的发掘现场到处可见。

遗址原始地貌为东南角较高,向西北角倾斜。一条施工道路把遗址拦腰分为南北两个长方形区域,南区的多个探方标明了古建筑的方位,北区则发现了两个池子,分别占地三四亩和七八亩。

在发掘现场,布满了一个个方形土坑。这一个个或长或正的土坑,在考古学上叫做探方。考古人员在南区总面积为734平方米的10个10×10米的探方中,清理出大面积的建筑遗迹,有砖铺地面、红烧土夯铺地面、多组嗓墩、排水沟、道路等,原始地貌低于现地面三四米左右。考古人员在这里用石灰线圈出了多处柱子基础,南区一侧还有深至3米的沟,据推测为壕沟。在深挖区附近,露出了一截青砖色的古墙,可以想象当时这片地方的建筑的鳞次栉比及繁华程度。北区目前两处池子为该古建筑遗址的水域部分,据广西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韦江介绍,极可能是附属的水景园林,推测为后花园。古建筑遗址中的水域难得一见,将为研究当时的建筑布局、园林技术提供珍贵材料。

据介绍,该遗址大致包含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其中明清文化堆积分布在整个遗址,唐宋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遗址北面,汉代文化堆积分布在遗址南面,处于原始地貌的最高处。其中,遗址北面的宋代文化堆积范围最大,从考古现场可看到,这座宋代建筑坐西朝东,从东面进去,首先迈进一座大殿,两人合抱的多根础柱把大殿分为三进、七个开间。颜色不一的础柱说明,这座七开间的建筑在宋代就毁弃过一次,之后又重建了一座五开间的建筑。

遗址中还发掘出土大量的宋代陶瓷器。器类多样,以瓷器为主,还有大量的瓦当、瓦片等,其中部分板瓦有窑务官、□(天)圣元年等铭文。特别重要的是出土了不少汉代的瓦当、板瓦、简瓦和米字纹、水波纹、方格纹等陶片。此外,还出土了不少明代的青花瓷片。

从出土的“□圣元年”铭文板瓦笔画初步考证,该年号应是北宋仁宗时期天圣元年(即1023年),结合所见的“窑务官立”铭文板瓦和出土的北宋时期铅笔及陶瓷片判断,发掘区东北面的建筑遗迹属于北宋时期。该建筑结构复杂、规模宏大,使用的建筑材料华美精致。据介绍,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样的建筑等级很高,只有官方才能使用。

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其中出土的唐宋时期的瓷器主要是来自北流江两岸烧青白瓷的窑口,如藤县冲和窑、北流岭垌窑、容县城关窑,还有来自桂北的青瓷窑口,如兴安严关窑、全州永岁窑、永福窑田岭窑,此外,还有来自福建、浙江、湖南等地的瓷器产品,可见本地瓷器产品的流通和贸易在当时是非常繁荣的。

遗址中汉代和唐宋时期建筑材料的出土,很多类型在广西都是第一次发现,如神秘的兽面纹瓦当、大方的向日葵纹瓦当、带有官署和年号戳印的板瓦、表面施大米字纹或棱格纹的板瓦等。此外,各种类型的莲花纹瓦当也是广西有史以来发现最为丰富、年代最早的。南越国时期背面带乳钉纹的简瓦、板瓦及箭头韵文瓦当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贵港在汉代就有了较高等级的建筑。

8月底9月初,考古现场又有了令人振奋的重大发现,一处东汉时期的护城河遗址被发现。考古队第二任队长谢广维说,护城河的存在说明当时当地已经有相当重要的城池和建筑物。记者看到,护城河边缘打着木桩,历经近两千年的半人粗的木桩仍未腐朽。谢队长说,从发掘的情况看,护城河在唐代遇到了淤塞,当时的官署便将河道填起来,并逐渐在上面修建建筑物。

谢广维说,这样大规模、遗迹文物如此丰富的遗址,广西各地都没有发现过。在汉代合浦郡所在地(现在的合浦县),都没有发现如此大规模的遗址。无论从汉代建筑物遗址还是汉墓来说,合浦县发掘的遗址的规模都远远比不上这次港北区政府旧址古建筑遗址以及罗泊湾等汉墓。

桂林郡的郡治遗址?

广西博物馆副馆长蓝日勇近日接受媒体采访,认为遗址很可能就是最能证明桂林郡和郁林郡郡治布山所在的确凿证据。

蓝日勇介绍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于公元前214年设立了桂林郡,桂林郡将今日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纳入辖区,但《史记》等重要历史文献均未说明它的郡治所在地。西汉元鼎六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在原来的南越国属地设置郁林等9郡,但郁林郡郡治所在何处依然存疑,有说在桂平,也有说在原贵县辖区、今港北区,在过去的一些教科书和地图册上,对郁林郡郡治的标注也不统一。

蓝日勇说,寻找桂林郡和郁林郡的郡治有重要的意义,这体现了历史上中央政府对岭南地区的主权,也代表着岭南地区重要的历史时期。

考古学界是如何将桂林郡和郁林郡的郡治所在地渐渐锁定于港北的呢?蓝日勇说,汉武帝平南越后,改桂林郡为郁林郡,郡治不变,这说明只要找到汉代郁林郡的郡治,也就确定了桂林郡的郡治。

根据《汉书》记载,郁林郡有12个县,首县名叫“布山”。《后汉书》中又说首县即为郡治,由此可以推知“布山”就是郁林郡的郡治所在。

因此,寻找“布山”就成了解开千年古郡之谜的关键。

1976年和1979年,贵县罗泊湾分别发掘了两座大型汉墓,这就是广西考古史上著名的“罗泊湾一号墓”和“罗泊湾二号墓”。

一号墓出土的漆耳杯、漆盘的底部烙有“布山”二字,有的铜器也刻有“布”字。按照秦汉时代漆器烙印戳记的惯例,“布山”应是漆器制造地的地名,类似于今日商品上的产地标记,而铜器上的“布”字可能是“布山”的省文,可见贵县极有可能是布山所在地。

据考,罗泊湾汉墓的年代最迟不会晚于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57年),属于南越国时期墓葬。由于南越国沿用秦建制,如果当时已有布山县,说明布山实际上是秦置县。因此可以推断,汉初的布山应是秦代布山的延续。另外,罗泊湾汉墓出土了“夫人”玉印和“家啬夫”封泥。“夫人”在当时基本是皇帝之妾和列侯之妻才能用的称号,而汉代一般把列侯和诸侯王的居处称“家”,“家啬夫”当是主管墓主家事的家官。可见,墓主身份显赫,极可能是西汉时期南越国桂林郡的郡守或郡尉。这更增强了布山在贵县的可信度。

在港北区政府旧址发现的大型古建筑遗址,使布山就在港北的准确度大大增加了。这不仅因为遗址出土了大量“官用”级别的建筑材料,还因为此地从汉至明清时期都是重要的高等级建筑处所。根据传统,历代政权虽然更迭,但地方政府往往沿用前代官署或在前代治所原址上重建翻修。因此,此遗址很可能就是最能证明郡治所在的确凿证据。

这处遗址中出土的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就是一块残缺的云纹箭头瓦当。这种瓦当纹样与广东南越王宫署所用瓦当一模一样。什么级别的建筑才能用上这种专属的“高级”瓦当呢?遗址建筑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由于港北区政府旧址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与广东南越王宫署文物有许多相似之处,8月中旬,广州考古所的工作人员来到贵港市,就港北区政府旧址文化遗址工作进行了交流。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